欢迎来到中格文档网!

初中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3篇)

文章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2023-05-03 15:50:04

篇一:初中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美丽的校园》主题单元设计

  适用年级

  所需时间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七年级

  7课时

  本单元属于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围绕“校园”这个主题展开,把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三个学习领域结合在一起,由描绘校园景色、校园环境设计和校园模型制作三个专题内容组成,与八年级上册的“认识环境设计”和八年级下册的“环境艺术设计”,以及九年级“社区环境美化”互为呼应,形成初中阶段对环境艺术的系统学习。

  学习的重点有:“使用淡彩画法对校园景色进行速写练习,表现自己对校园环境的初步印象”、“通过对校园中某个部分的设计再创造,体验环境设计和环境艺术品设计的基本方法,”、“以团体合作的形式,探索建筑模型的制作技巧并完成一件可展示的作品”。

  学生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将对自己的校园环境有透彻的了解,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在创作中形成较强的搜集资料、艺术表现、动手实践和团体协作等方面的能力。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风景速写和淡彩画的技法。

  2、学习环境设计的基本知识,会绘制简单的效果图。

  3、学习建筑模型的制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运用淡彩画技法,对自己印象深刻的校园一角进行风景速写练习,尽量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2、通过对校园设施、环境艺术品或建筑物的设计练习,明确环境设计的特征和原则。

  3、分组活动,结合自己的环境设计稿,制作校园微缩景观模型,共同完成一件作品并进行展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中形成用绘画、设计制作等方式,表现事物,传达情感的能力,感悟设计与人、设计与生活以及设计与科技的密切关系,关注身边的事物和环境,初步具备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意识。

  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

  1、学习速写、素描、色彩画等表现方法,进行绘画练习,恰当的表现空间关系和色彩关系。

  2、了解设计的主要门类和基础知识,进行创意设计和工艺制作,改善环境与生活,表达设计意图,评述他人的设计和工艺作品,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3、根据科学原理,设计、制作作品、,并进行展示,或装饰自己的家庭,美化校园环境。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怎样表现自己对校园风景的第一印象?

  2、你认为自己的校园环境是美观和实用的吗?

  3、如何将校园整体外貌进行浓缩,生动的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认识我们的学校?

  专题一:印象

  ?校园

  (1课时)

  专题划分

  专题二:校园环境设计

  (2课时)

  专题三:浓缩的风景——校园规划模型设计制作

  (3课时)

  其中,专题

  三

  作为研究性学习

  专题一

  所需课课内共用2课时,每周1课时,课外1课时

  印象

  ?校园

  时

  专题一概述

  本专题的作用是带领学生认识整个校园环境,可利用观察图片、摄像或实地参观等方法,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印象和判断,分辨让自己感到美的地方,和不尽人意的地方,为下一专题的环境设计打基础。同时选择一种较易掌握的淡彩画方式进行校园风景的速写练习,将自己最喜欢的景色表现出来,注意画面的透视现象和简单的明暗关系,能表现出基本的色彩关系。透视现象会有专门的一课去学习,所以本课只做一般了解,让学生观察到近大远小的特点即可,不做具体原理的讲授。

  专题学习目标

  (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1、掌握风景速写的基本步骤。

  2、学习淡彩画的涂色方法。

  3、通过练习,学会在风景画中表现正确的透视现象、简单的明暗关系以及基本的色彩关系。

  4、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激发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的情感。

  1、什么是淡彩画?绘制步骤是怎样的?

  专题问题设计

  2、透视现象有什么样的特点?如何表现?

  3、是不是物体所有的颜色都要画出来?

  4、画面的构图如何安排?怎样突出重点事物?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信息化资源

  常规资源

  教学支撑环境

  其他

  美术教室、校园

  课件

  网络资源库、相机

  绘画用纸、笔、水彩颜料等工具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创设情境,感受校园

  播放一段教师拍摄的校园环境短片,请学生们猜一猜,短片中出现的都是学校的哪个位置?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入校,一定有不认识的地方,这时,再请学生实地去考察一下校园,与刚才自己在短片中看到的进行印证,迅速熟悉校园环境。同时利用相机把自己认为美观的地方拍下来,为下一步的绘画创作做好准备。

  活动二:激情示范,学习技法

  1、教师展示几幅以校园建筑为主的淡彩画,请学生观察,讨论

  其特征,并小结:它们画的较简单,而且颜色较清淡,教师总结这是淡彩画,并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用淡彩画的形式来表现你心中的校园。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淡彩画的绘画步骤,主要分两步,先以速写的形式,用铅笔画出校园一角的大轮廓,这一步要注意的是景物的透视现象要大致准确,简单的明暗关系要体现。第二步,用水彩颜料给风景速写上色,颜色要加水调淡,使画面产生轻松随意的效果,画出物体的固有色,和基本的色彩变化。

  活动三:照片重现,绘制风景

  1、学生根据自己所拍摄的照片,选择理想的场景,进行绘画练习。相机的取景框就相当于画框,很好的解决了学生的构图问题。请一位学生讲一讲自己的照片,当中哪些事物是主要的,哪些是不必要的,讨论之后,学生对照片中的景物进行取舍,构成主次分明的画面。

  2、学生按步骤进行绘制练习,教师随时指导。

  活动四:作品展示,自评互评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谈谈绘画的体验,其他学生可以针对作品的具体问题提出建议和评价,作为改进的参考。

  1、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评论,以免离题太远。

  2、教师不要一味的说好,要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客观的认识学校

  环境的优点和缺点,以便进行下一个专题的学习。

  1、能积极认真的观察校园环境,避免走马观花。

  2、是否掌握相机的基本拍摄方法,记录自己喜欢的景色。

  评价要点

  3、是否掌握了淡彩画的绘画步骤和要点。

  4、作品构图是否合理,透视是否正确,有无基本的色彩明暗关系。

  5、评价作品时,是否有理有据,慎重思考。

  专题二

  所需课时

  2课时,课内2课时,课外1课时

  校园环境设计

  专题二概述

  校园是人们上演青春这幕戏剧的主要舞台,人的青少年时期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中度过,所以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印象也是比较深刻的,本专题的学习目的就是通过环境设计这个途径,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事物,加强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本专题引导学生对校园室内外环境进行欣赏、分析、讨论,对校园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可以是建筑、环境艺术品、绿化设计或者是具体的物品,进行有鲜明特色的设计活动,提高使用语言文字,效果图、演示文稿等来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专题学习目标

  (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1、环境设计的定义、范围和设计原则。

  2、设计完成一件兼具审美和实用功能,具有校园文化气息的作品,并画出效果图。

  3、引导学生热爱学校,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

  1、什么是环境设计?

  专题问题设计

  2、校园环境的设计应该体现什么样的风格?

  3、校园中不可缺少的设施有哪些?

  4、你认为我们的校园环境有哪些优缺点?布局是否合理?

  5、雕塑、壁画在环境中的作用是什么?

  6、如果一个陌生人来学校办事,他最希望看到的是什么?

  7、你知道用什么形式来表现自己的设计吗?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信息化资源

  常规资源

  教学支撑环境

  其他

  美术教室、校园

  课件

  网络资源库

  绘画用纸、笔、颜料等工具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承上启下,深入认识

  在上节课观察校园的基础上,结合老师提供的校园各部分景观资料,对校园环境形成全面细致的认识,并根据校园特点,经过讨论,从美观实用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活动二:观赏作品,学习新知

  1、教师展示优秀的环境设计作品,边欣赏,边介绍环境艺术的基本知识,环境设计是对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进行统筹设想和计划,建造和装饰的创造性活动,包括室内设计和外部景观设计两大部分,环境设计要以人为本,具有生态性,功能分区合理,标识明确,兼具美观与实用功能。

  2、提出问题,请学生讨论并小结,校园环境应具有哪些特点?体现什么风格?可以用哪些环境艺术品来进行装饰?答:应朝气蓬勃,有精神风貌,校园是传授知识的地方,还应有文化气息等。

  3、我们的校园有哪些优缺点?应怎样改善?有了新知识做基础,学生对自己的校园环境认识将更加明确,更容易找准目标。

  活动三:分组活动,确定主题

  1、全体学生自愿结合成若干个小组,分组进行活动。

  2、每个小组根据上一个活动的讨论结果,确定本组的设计主体,是建筑?是雕塑、绘画等装饰品?还是休息椅、垃圾桶等校园设

  施的设计?或者是校园标识系统的设计?还是绿化设计?

  3、手绘,或者用绘图软件,画出设计初稿。

  活动四:查找资料,完成作品

  1、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查找与自己的设计主体相关的资料,对自己的设计初稿进行修改和完善,分工合作,直至完成作品,并制作成演示文稿。

  2、每个小组都必须向其他组展示自己的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并谈出这样进行评价的理由。

  1、知道环境设计的定义和设计原则,能举例说明涉及的范围。

  2、是否能选择合适的方式呈现本组的设计。

  评价要点

  3、能否将自己的作品制作成演示文稿,展示方式清楚明白。

  4、作品能否达到实用又美观的要求,是否符合校园环境特色。

  4、评价作品时,是否有理有据。

  专题三

  所需课时

  浓缩的风景——校园规划模型设计制作

  3课时,课内3课时,课外1课时

  专题三概述

  本专题是一堂综合·探索领域的课,以校园模型制作为主线,通过查找资料、绘制平面图、选择材料、动手制作、美化装饰、修改整理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掌握模型设计制作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理解环境艺术设计,深刻体验团体协作的优势,强化学生的三维立体想像力,训练立体造型的创意和动手能力,培养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专题学习目标

  (说明:描述学生在本专题学习中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注意与主题单元的学习目标呼应)

  1、建筑模型制作的步骤和方法。

  2、通过练习,完成一件美观的校园微缩景观模型。

  3、培养团体协作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专题问题设计

  4、怎样才能使模型更加美观?

  2、模型制作的步骤是什么?

  3、平面制作图应该怎样绘制?

  1、模型制作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信息化资源

  常规资源

  课件

  网络资源库

  教学支撑环境

  其他

  教室

  卡纸、胶、美工刀、尺子等制作工具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从立体到平面

  将本校的全景按照比例绘制出平面图,便于下一步制作。

  活动二:从平面到立体

  1、全班分成四个大组进行学习活动。

  2、选择合适的材料,分别制作建筑部分、绿化部分,校园设施部分。

  3、按照平面图的比例进行模型的制作。

  4、制作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参考老师提供的资料,或者自行查找相关材料进行解决。

  活动三:策划并布置模型展览

  1、在教室内,每组一个角,布置本组的校园微缩景观展览。

  2、设计一个表格,请其他组和其他班在参观的同时,写下意见和建议。

  3、拍摄影片或相机拍摄照片,记录展览的过程。

  1、能否掌握模型制作的步骤。

  评价要点

  2、是否积极的参加团体的合作活动。

  3、模型是否准确、美观、比例恰当。

  4、展览是否达到有效的宣传目的。

篇二:初中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美术单元化教学设计实践研究□谭摘丽要:新课程标准提出,在基础教育中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五方面能力。美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感受美、认知美、创造美的重要途径。新时期,初中美术教师应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学生获得精神愉悦。对此,该文探析核心素养下初中美术教学中单元化教学策略。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美术单元化教学受应试观念的影响,一些初中生对美术学习不够重视,在美术课堂上表现不积极,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美术主要是通过视觉形象,将相应的思想情感、审美表现出来,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艺术修养。随着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初中美术课堂发生了变化。在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初中美术课堂更加看重综合性美术活动的开展,指引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以此促进学生素养的提高。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新的教学手段,指引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初中美术课堂,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第二,改变单一的教学形式。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其一方面明确了教学目标,另一方面纠正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偏差。在核心素养下,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不能一节课一节课地传递知识。教师需要整合知识,通过单元进行划分,并保证每个单元都包括新课导入、开展活动、实施课程、总结归纳几个环节;要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不同的调整,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在教师引导下完成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同时,每个单元在内容上环环相扣,课堂活动变得更加轻松、自由,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第三,实现针对化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上,教师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如艺术作品鉴赏、绘画技巧等,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保证每一个知识、每个单元都具有针对性,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如:在艺术作品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查找艺术家的生平,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欣赏作品,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其特点,最后由小组汇报等;在绘画技巧教学中,教师则会让学生自主实践创作,以此加深学生的认知。一、初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初中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图像识读主要是指学生对美术作品、影视作品、数字图像以及生活中的图像符号特征进行分析,识别其造型、比例、色彩、技法等。美术表现主要是指学生借助现代与传统的技术、美术语言,创作具有一定思想、文化内涵的美术作品,或者将自身对美术作品的想法、情感表现出来。审美判断主要是指学生结合形式美的原理,分析、感知、比较美术作品中蕴含的各种美,并辨别生活中的视觉文化现象,表达自己的看法。创意实践主要是指学生通过想象、联想的方法,构建具有创意的作品,通过传统和现代的材料、工具、方法将创意变为实际。文化理解主要是指学生从文化的角度,对不同国家、民族的美术特点进行分析、诠释,培养学生尊重不同国家、民族文化内涵的精神。三、核心素养下初中美术单元化教学实践策略为了更好地分析核心素养下初中美术单元化教学的实践策略,文章以《藏书印》一课为例详细分析。这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化教学优势在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实施单元化教学,优势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转变课堂教学思想。培养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界的新概念,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学方式出现在课堂上,如翻转课堂、校本课程等,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但是这些新型教学模式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教学内容,而单元化教学可以补充这些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活动的高效化,深化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改革。图117教学心得ARTEDUCATIONRESEARCH中美术教材,主要涉及藏书印的学习、制作等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初中美术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为出发点,结合单元化教学模式,制订契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课程教学安排如图1所示。1.第一单元:学习印章历史和特征在第一单元学习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印章的发展史,并掌握印章的种类,接着对比一般的印章和藏书印。在进入课堂后,教师要将制作印章所需要的工具都展示出来,让学生大胆想象这些工具的用途,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教师利用PPT播放印章发展中的小故事,实现课堂导入。教师为学生讲述一些关于印章的趣味故事,并为学生发放资料,让学生根据资料总结印章发展历程,包括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时候最繁荣、印章分类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独立完成任务,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教师在此过程中把控、引导学生的整体行为,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便于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第一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课堂氛围的整体把控,如通过故事、图片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活动中,不仅要有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环节,而且可以增加师生互动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或是学生提问教师回答,这样有助于学生大胆探寻印章发展史,并在对比中发现藏书印与一般印章的区别。2.第二单元:了解藏书印的形式特点和章法第一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印章发展史并对藏书印有简单的认识。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教师讲解和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等寻找答案。在第二单元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印章进行全面梳理,并进一步探索藏书印的作用、发展及传承的原因等。对此,在第二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以下教学目标:欣赏印章图片,梳理印章发展史,并剖析藏书印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文化理解素养;欣赏不同印章的形式、构图特点,并学习藏书印的制作,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文化理解素养;选择适宜的表现手法设计独具特色的藏书印,并介绍自己的设计观念,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创意实践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将准备的印章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学生根据图片分析印章的创作形式、特点,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印章的颜色、大小、形状等角度进行思考。学生分析结束后,教师可以将经典的藏书印展示出来,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资料,让学生结合资料分析藏书印与普通印章的差异。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会得出不同的答案,如:印章的形状有的是圆形,有的是正方形,还有的是不规则形状;钤印用的都是红色印泥;等等。教师要肯定、鼓励学生的回答,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总结。在第二单元学习中,教师要将重点放在了解印章的表现形式、构图、布局以及藏书印的特点、作用上。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采用不同表现手法的印章作品,通过语言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找出不同。学生找出不同后,教师再补充学生遗漏之处,并表扬回答积极的学生,鼓励没有发言的学生。随后,教师发给学生资料,学生分组讨论普通印章与藏书印的区别以及藏书印的作用。学生小组发言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性归纳。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藏书印作品并为学生提供材料,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藏书印。学生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选出几名学生代表,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设计观念,强化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感受,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3.第三单元:总结知识、实践创作经过第一、第二单元的学习,学生对于印章、藏书印已经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在第三单元学习中,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认知小篆字体,并自己制作藏书印。学生从第二单元的藏书印设计到此单元的实践操作,可以全面提高动手能力、美术表现能力,有助于学以致用,也能更好地感受美术的内涵。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知识,鼓励学生尝试用小篆书写自己的名字,让学生对比小篆与简体字的区别,之后介绍刻章用小篆字体的原因。讲解结束后,教师为学生演示刻章的步骤,指出相关的注意点,并留充足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制作藏书印。学生制作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结语美术学科是开展美育的重要平台。在初中美术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发挥出美术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将美术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巧妙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美术感知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立足于核心素养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以此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注:该文系安徽省教科研课题(JK18041)“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美术校本课程单元化实践研究”。参考文献:[1]陈国辉.中学美术鉴赏教学开展与核心素养提升思考.大众文艺,2017(6).[2]张军.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学美术教师素养结构分析.教育观察,2018(4).[3]马兰.核心素养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体现.美与时代(中),2017(10).[4]陈永臻.论初中美术核心素养培养策略.考试周刊,2017(62).[5]缪一喜.聚焦情境,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初中美术欣赏

篇三:初中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初中美术单元教学设计

  教

  材:六年级美术第一学期第三单元

  单元主题:

  体

  会

  线

  的韵

  律

  单元课时:

  2课

  时

  教材分析:

  以视觉语言为主题单元化编排教材,是少儿版初中美术

  新教材的一大特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二期课改的重

  点,对于美术学科而言,于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美

  术学科也提出新的要求——即视觉读写能力的培养。

  线是美术作品的重要表现因素,是本单元的核心概念,通过单元教学让学生体会线的韵律、学习线的知识和线的表

  现技能。在以往的教学中,把学习“线”的侧重点放在用线

  来造型,追求描绘形象的生动性和准确性,过分拘泥于对绘

  画基本技法的训练,忽视了学生对不同形式的线所表现的艺

  术美感的体验与感受。所以,在本单元的教学中,通过对以

  线为主的作品欣赏,以及通过记号笔、毛笔、水笔等绘画工

  具创造性地进行线的练习,把学生的注意点从表现形象引向

  线本身所具有的韵律美,并感受中国画中线的韵律美,有机

  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单元教学内容:

  通过以线为主的作品欣赏以及命题创作练习,初步感受

  线的韵律美;小组探究如何用中国画的笔墨表现形式多样又

  充满韵律美的线;体验线构成作品中的线与国画中线的不同

  韵律美,感受中国画博大精深,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以线为主的作品欣赏,了解美术作品

  中的线不仅能够造型,其本身还具有韵律美;能运用线进行

  简单的主题创作,用中国画笔墨探究线的特殊韵味,用几何

  线设计线构成,用所学的韵律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线。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小组探究,发现并了解

  美术作品中“线”这一造型要素的意义。用三种绘画工具尝

  试和探索线的表现形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线不仅能造型,而且不同的线

  有不同的韵律美,尤其体会中国画中“线”的艺术魅力。理

  解不同韵律的线与作品主题的关系,知道线装饰着我们的生

  活。

  单元教学重点:

  1、初步体会线的丰富多彩,线不仅能造型还具有独特

  的韵律美和审美特征,尤其体会中国画中

  “线”的艺术魅力,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2、现实生活中,线装饰着我们的生活。

  单元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注意点从线可以塑造形象引向线的韵律美,并真正体会不同的线有不同的韵律美。

  学情分析与教学策略:

  预初年级的学生因为绘画基础还比较薄弱,虽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但对线本身所拥有的韵律美一般都很少关注,对

  线与美术作品主题的关系更不会去思考。所以,在本单元两

  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有趣的练

  习,比较分析等方法把学生带进“线”的艺

  术世界,充分感受和体验“线”所蕴涵的节奏美和韵律

  美,懂得线美化着我们的生活。

  感受线的韵律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不同的线会使人产生不同感受,线是

  丰富多彩的,初步感受线的韵律美;用记号笔画线的形式

  表现一幅主题画。

  过程与方法:图文配对、听音乐画线、欣赏以线为主的作品,自选主题完成一幅以线为主的作品并展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线不同的韵律美,理解不同韵

  律的线与作品主题的关系,在表现主题画中体验线的韵律

  美,知道线装饰着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感受美术、书法作品中线的韵律美,理解不

  同韵律的线与作品主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用记号笔完成

  一幅以线为主的命题画,体会线所具有的表现力。

  教学准

  备:

  教

  师:多媒体课件、4张铅画纸、双面胶

  学

  生:记

  号笔、彩色画纸

  教学过程:

  、导

  入:用一支彩色铅笔与一幅用笔组合的作品设

  解

  析: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揭示

  课题快速明了。

  二、欣赏感悟线的韵律美

  1、读图说线,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画出各种线并编号。

  2、图文配

  对练习

  解

  析:学生依据媒体出现的文字,找到黑板上相应

  的线。让学生初步了解不同的线会引发不同的表情联想。

  3、听音乐画线

  解

  析:听音乐画线,体验线除了能造型还如

  同音乐的旋律一样具有节奏美和韵律美。音美结合教学,让

  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自然地走近线、感受线的魅力,体

  现了新课程学科整合的新理念。

  4、欣赏、分析以线为主的作品

  解

  析:引导学生发现大师是怎样运用线的韵律美表

  现创作主题、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明白合理运用线的韵律美,可以更好地突出作品主题。运用媒体展示课前收集的图片资

  料补充欣赏,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不局限于书本图例,增

  加信息量拓宽学生的视野,体现了新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自然整合。

  5、欣赏生活中的几幅画面

  解

  析:让学生感受

  线在生活中所展示的魅力,明白线装饰着我们的生活。

  6、欣赏同龄伙伴的作品,激发创新思维。

  三、作业要求

  主题:小雨沙沙

  杨柳依依

  光芒四射

  微波荡漾

  1、用自己喜欢的线,表现一个主题。

  2、体现线的节奏美

  和韵律美。

  注:在学生分组讨论主题表现方法,教师演示帮助理解

  的基础上学生练习

  解

  析:学生自选主题,用记号笔进行线的表现练习,保证作品展评时更清晰,达到审美的基本要求;四个命题都

  是学生常见的生活景象,既亲切又熟悉,容易激发学生的创

  作热情,也降低了难度,更好的面向全体学生,让美术走进

  生活,让教学贴近学生。

  体现了新课程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四、作品展评

  1、要求将作品贴在对应的主题下,注意有序排列。

  2、学生互评

  3、教师点评

  解

  析:作品展评,要求学生将作品

  贴在教师课前准备好的对应的主题下,这样很自然地生成了

  四幅大作,既体现了审美又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创作所带来的美的享受。

  五、拓展欣赏

  今天课上我们通过美术作品初步感受了线的韵律美,体

  验了记号笔表现的线的韵律。如果改变工具、材料、表现形

  式,线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呢?

  解

  析:出示不同工具、材料、表现形式的以线为主的作品,激发学生作进一步探究新知,增强学生发现美、创造

  美的意识。

  体验线的韵律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传统国画与线构成中线的不同韵律,尝试用水笔、尺或圆规设计一幅线构成作品

  过程与方法:小组探究、作品赏析、实践比较、交流感

  受等方法,完成线构成设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毛笔画线的乐趣,体会传统国

  画与线构成中线的不同韵律,喜欢用线表达自己的情感,美

  化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

  在与线构成比较分析中提升对中国画中

  “线”的韵律美的理解。

  教学难点:完成一幅富有创意的线构成

  作品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墨水、宣纸、画纸、色卡纸

  学生:

  毛笔、水笔、直尺、圆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新授内容

  1、小组探究练习

  要求:分组合作探究,怎样才能用毛笔画出形象各异的线?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发现的多?

  解析:小组以竞赛的方式合作探究,鼓励全员积极参与,培养团队精神;为下一

  环节赏析中国画作好铺垫。

  2、小组探究成果展示

  解析:

  小组探究成果展示,让学生感受笔墨的神奇所在,同一画笔

  能表现不同韵律的线。

  3、出示吴冠中的《山花烂漫》

  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大师画中所用到的线是怎么画的?为何要用

  这些深浅不一、形状不同的线?与作的主题有什么关系?

  4、欣赏《五牛图》,进一步分析传统国画如何运用线的韵

  律表现形象的?

  5、写意山水画作品的浏览欣赏,了解山水

  画中用线的独特之处。

  解析:选用三种国画题材的作品引

  导学生进行赏析,培养自主学习探究的意识,帮

  助学生更深

  入地了解到我国传统国画中线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

  感。

  6、比较感悟:学生用尺或圆规随意画几

  ,根线,并与

  墨线作比较说说自己的感受。

  7、欣赏学习线构成的基

  本法则

  三、学生练习

  作业要求:

  1、自选一种线构成法,完成创意设计。

  、标注:构成名称

  3、将完成的作品贴在各组彩卡上。

  四、作品展评

  1、学生交流体会,和灵感的出处。

  2、学生互评,提

  出改进意见

  3、教师点评

  解析:以“线构成”作为练习,要比临摹

  一幅写意国画易于操作,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

  外,让学生用“最机械、最缺乏情感的线”创作出具有特殊

  魅力的“线构成”作业,旨在锻炼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创新,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充满情感的中国画线的理解,渗透

  民族精神教育。作品展示以小组形式呈现,更能体现构成的独特美,一个小组就是一件作品,6个小组作品放一起展示

  又生成了一幅大作,让审美贯穿在教学中

推荐访问:初中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教学设计 单元 美术

本文来源:https://www.feiyangkj.com/fanwendaquan/youxiufanwen/18480.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