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9篇)人社局局长讲话文章汇编,供大家参考。
(9篇)人社局局长讲话文章汇编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
XX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XX
(202X年X月X日)
***总书记在视察广西时提出,要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要完善多渠道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好卡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配送员等人群的合法权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北海市人社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成为推进北海人社事业发展的“金钥匙”。市人社局把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奏响“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新时代最强音。任务艰巨繁重,前景灿烂光明。面向“十四五”新征程,市人社系统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就业优先不动摇。持续做好稳岗扩岗就业行动,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创业引领计划和基层成长计划,持续开展青年就业见习,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统筹开发公益性岗位,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拓宽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外出就业和返乡创业渠道,实施农民工创业扶持计划。打造“北海南珠”“月饼大佬”“珠城赶海人”等劳务品牌。加快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发展,将人力资源服务业纳入北海市高端服务业扶持范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为重点的社会保险参保扩面工作,确保完成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0%的任务,探索新业态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政策。进一步落实小微民营企业先行参加工伤保险政策,加强基金预决算管理,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协调推进各县区解决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应保未保问题。持续做好延续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配合做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方案等养老保险改革政策的深入研究工作。强化基金制度运行风险监测管理,按照国家部署配合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推进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健全老年人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
扎实推进人才人事工作。修订完善现行人社服务领域人才政策,使人才政策更加突出适用性和精准性。加强对高层次人才载体建设的指导服务,继续在北海市重点产业、特色产业或承担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的企事业单位中开展行业类人才载体遴选。编制北海市重点领域和重点产业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引进需求目录。开展引进人才岗位聘用制度调研,拓展人才职业上升空间。持续推进事业单位薪酬制度改革,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实行年薪制,推动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抓好高技能人才平台申报、建设工作。统筹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拓展技能等级认定范围、等级,引进具有技师、高级技师认定等级的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充分调动产业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拓展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空间。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持续巩固根治欠薪工作,推进各县、区级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反映和监管平台建设。完善人社、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劳动保障监察联动工作机制,做好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处置工作。加强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加大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力度,组织开展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继续实施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运用劳动关系信息化管理平台,做好和谐劳动关系企业认定、电子劳动合同推广等相关工作。完善多部门联动调解模式,成立劳动争议处理中心,落实“劳动维权+就业帮扶”联动服务,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调解,打造一批金牌调解组织,选树一批金牌调解员和优秀仲裁员,形成多方大调解工作格局。
聚焦“四度”标准感悟DS力量全力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跨越发展
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XX
(202X年X月XX日)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开展DS学习教育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市人社局第一时间动员部署DS学习教育,通过强化集中学习、突出自主学习、注重现场教学、开设DS讲坛、进行练兵比武等学习方式确保DS学习教育入脑入心。我们要从百年DS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推动宿迁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从百年DS中感悟信仰力量,确保理论学习有深度。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要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通过DS学习教育,要深刻领悟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要坚持不懈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通过DS学习教育,要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从百年DS中感悟担当使命,确保服务大局有高度。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历史。“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中国革命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年的奋斗中,我们党始终顺应时代潮流,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要紧紧围绕***总书记关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6+3+X”制造业体系发展定位,聚焦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大力弘扬“三真三实”作风,不断提高把握大局大势、应对风险挑战、推进实际工作的能力水平,积极投身到“改革创新作表率、争先进位走在前”大讨论大调研大实践活动中,奋力谱写好新时代“春到上塘”传奇的人社新篇章。
从百年DS中感悟开拓精神,确保改革创新有速度。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不畏艰难、艰苦奋斗的历史。我们党在一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不懈奋斗、艰辛探索,在千锤百炼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鲜明特征与时代内涵的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成为党带领人民攻坚克难的力量源泉、走向胜利的强大优势。立足新时代,人社事业将深入贯彻建设“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的定位要求,全面落实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全市改革创新大会精神,围绕民生领域关键小事,深化推进人社领域改革创新,重点从“便捷化、信息化、社会化、系统化”四方面发力,依托省一体化信息平台,稳步推进“综合柜员制”改革,探索乡土人才培育评价制度改革,建立技能人才评价监管服务新机制,全面激活人社系统改革创新的巨大潜能,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以创新激发动力活力。
从百年DS中感悟为民情怀,确保人社服务有温度。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人社工作一头连着社会发展,一头连着基本民生,任何一项工作都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DS学习教育中,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聚焦人民群众最期盼的诉求、最关心的问题、最现实的利益,深入推进社银合作,实现乡镇全覆盖,让群众就近办理人社业务;开通“流动招聘大篷车”,将重点企业招聘岗位信息送到老百姓家门口;开展农民工护薪行动,切实维护农民工工资报酬权益。以“三张清单”的方式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细落实,解决一批随手即办的人社实事,解决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纠纷矛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历程看干部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XX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XXX
(202X年X月X日)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是人事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为各级组织识人、选人、用人提供重要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围绕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为做好干部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
1.干部人事档案的定义
干部人事档案指的是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党的干部政策,在培养、选拔和任用干部工作中形成的记载干部个人经历、政治思想、业务能力、工作实绩、奖励处罚、家庭成员关系以及国内外重要关系等方面的材料,经过收集、鉴别、整理、装订、编目形成的个人卷宗。是客观、全面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拨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2.干部人事档案的价值
干部人事档案最直接的价值就是为人才服务,为人事工作服务,是知人善任、选贤举能的一个重要依据。简单说就是干部德、能、勤、绩、廉等情况的综合记录。因此,长期以来,查阅干部人事档案一直是干部任免、考察、调整、审查等工作的一个重要程序。
3.干部人事档案是干部和人才资源的信息库
一方面,干部人事档案是干部和人才信息的缩影,所储存的干部、人才资源信息,具有集中、系统、准确、全面的特点,能提供各种有价值的信息。档案材料中同时也储存性别、年龄、学历学位、专业素养、工作业绩、特点、专长等信息,通过考察了解干部和人才的不同特点,从中发现和开发利用人才,推荐和输送优秀人才,提出培养教育和使用的建议,合理使用干部和人才。另一方面,干部人事档案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史料,甚至是垂训后世的宝贵财富,还能为传统教育、远大理想教育提供生动的素材,为撰写史志、传记等提供珍贵的资料和线索。
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历程
1.简单分类装订
2009年以前,多数地方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只作简单的分类、整理、装订成册,大多无专门的库房,没有专人管理。档案材料缺损严重,查阅困难,特别是基层干部档案,由于管理混乱,根本没有很好地发挥档案对人才工作的服务作用。
2.一级达标验收
2009年至2010年,上级组织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对干部人事档案的鉴别、裱糊、整理、装订、编目等都提出了新的标准,要求配备“三室”“六防”基础设施,配备专人管理,各级管档部门还需通过省级组织部门的达标验收,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真正迈上新台阶。
3.专项审核及信息化管理
2014年底开始,中组部召开会议并作统一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分期分批开展干部人事档案的专项审核工作,主要审核干部档案中涉及干部的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学历学位、工作经历、干部身份和家庭主要成员及重要社会关系等信息。要求对干部“三龄二历”作认定,县级以上组织部门还按要求完成了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从简单分类到达标验收再到专项审核及数字化管理,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发霉、发黄、纸张老化发脆的纸质档案管理到电子信息化管理,已发生质的飞跃。
三、深入开展专项审核复查工作的必要性
1.当前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中存在的问题
干部人事档案审核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干部档案法规意识淡薄,除了专门的档案工作者,很多干部对干部档案方面的规章制度不清楚,对自己的“三龄二历”填写随意。特别是在招工、入伍、入学时更改过出生时间的干部,在后期档案材料产生时最容易出现错乱。二是单位人事工作者对干部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材料转递、移交不及时,造成入党、任免考察、学历学位提升、挂职煅炼等重要材料缺失。或者是材料制作不规范、信息不一致、任意涂改等情况时有发生。三是专项审核队伍建设跟不上,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工作量大,业务性强,档案材料时间跨度大,情况千差万别,对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更高,也需要配备更强的管理力量。当前,多数档案管理队伍与档案专项审核工作不匹配,难以满足专项审核的需要。
2.专项审核标准各异
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虽然都是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的《组工通迅》(总2764号)第10期”和内部培训资料《关于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问答》作为依据。但由于各级管档人员的素质高低不一,也没有统一参加培训,仅靠上级机关派人学习后作指导,理解上的偏差,导致执行标准不同,审核结论就不同。例如:有些地方把少数民族登记证列为必装材料,来证明民族成份,而非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并不产生该登记证;学历方面,完整的学历材料包括《报考登记表》《高校成绩表》《毕业生登记表》《毕业证书》四项最基本的材料,实行网上报名后,多数中学并未将《报考登记表》装档随人转走。针对此材料缺失,有坚持当事人到就读学校出具证明的,也有要求在学信网上经《教育部学历验证报告》验证的;入党材料方面,《入党志愿书》存在不规范的情况,其中以落款时间与开会时间任意涂改或笔误式涂改、延期转正、提前转正、时间不符合逻辑等问题最为普遍,各地审核时对发现的问题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
3.深入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复查工作尤为重要
材料收集方面,中组部对《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进行了拓展和完善,这也是新时期做好干部档案工作的重要制度性文件。文件中重新规范了收集和归档范围,对专项考核形成的考核鉴定材料、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等审计材料、反映科研学术水平的材料、组织人事部门记录的干部参加脱产培训、廉洁情况材料、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隐瞒不报或经查属实的个人信访举报等处理处分材料、申诉材料、个人诚信材料、职务职级材料、聘用材料、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材料、因私出国(境)材料等12项内容又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和明确。入党材料方面,2019年5月,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黔组通【2019】37号)文件精神,明确了党员档案归档要求,对党员档案进行全面集中清理,对各时期形成的党员档案可能存在的问题该怎样处理作了明确解答。对发展党员程序不规范、《入党志愿书》丢失或不完善的,需要填写《及其他相关档案丢失、入党材料填写不规范情况登记表》,经相关部门调查核实盖章后,由所属组织部门对其党员身份作出认定即可。这样一来,所有党员档案材料出现的问题将按统一的标准来执行,再不会再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
至此,对于前期已完成审核的干部档案,随着档案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相应规范的出台,极有可能在“三龄二历一身份”的认定上出现偏差或不合实际。从干部人事档案的重要意义来看,正值干部换届考察之际,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深入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复查工作的通知》(组通字【2020】29号)和《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关于深入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复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复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势在必行。
四、干部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向深入,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被纳入重要的工作范畴。2014年中央巡视组两轮巡视整改中,多个省份的整改通报提及整治干部档案造假,暴露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不被重视,制度落后、管理混乱等弊端。随后便开展了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也出台了新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
当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正开启第四个阶段,深入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复查工作,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切实服务换届、推进信息化建设等硬性要求。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也要管好干部人事档案。对于档案造假情况,既要追溯根源,强化责任追究,又要“重拳”出击,发现一起,惩处一起;既要追究造假始末,又要查获既得利益,使想造假者或是协助造假者心生敬畏;既要让档案为人才工作服务,为党和人民选用好干部提供重要依据,也要确保归档材料的真实准确性,持续发力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公开透明制度,把干部人事档案真正用“活”,形成全方位监督体系。
坚持引育并重激发人才活力高台县实施人才人事利民行动的实践与思考
XX县人社局XX
(202X年X月X日)
近年来,高台县紧紧围绕“服务人才、服务大局、服务发展”的工作理念,大力实施人才人事利民行动,采取“聚、用、留”等措施,有效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引才难、留才难”的瓶颈制约问题。因此,如何大力营造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提高吸引人才的竞争力,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重引进、抓培养,多路并进“聚”人才。坚持整合资源、稳步推进,着力引进培养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实施高层次人才签约引进工作,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高台干部学院、高台一中等企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43名,兑现补贴资金18.6万元。开展优秀人才选拔及培养工作,推荐入选市管拔尖人才8名;推荐认定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认定县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每个给予2至3万元的奖补资金并挂牌命名。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将2012至2013年期间考录的进村社区等民生实事项目人员纳入编制管理,全部安置到基层一线工作。落实专业技术人才“凡晋必下”制度,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进一步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
优服务、激活力,因势利导“育”人才。按照人才优先发展要求,优化人才服务保障,全方位激发人才活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培育各类人才。扎实做好各类人才职称评审,组织全县职称申报评审信息系统管理员参加全省网络培训,确保职称申报、审核规范有序。积极兑现人才各项政策待遇,及时调整卫生防疫津贴,为援鄂医护人员和疾控中心卫生防疫工作人员发放卫生防疫津贴;为取得职业资格人员发放一次性奖励资金。落实政策挖掘培养本土人才,组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16至24岁失业青年到县属企业见习锻炼,为县属66家企业选派160名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服务,为县属54家企事业单位选派184名见习生开展见习锻炼,积极为企业储备人才。全方位多渠道培养实用人才,积极引导培训机构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加大城乡劳动力职业培训和企业职工在岗培训,完成职业技能培训5000多人。
建机制、促发展,千方百计“留”人才。全面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和优秀人才政策待遇,营造拴心留人的人才发展环境。积极协调县财政预算人才工作经费650万元,为重点任务和重大人才工程的实施提供了保障。把吸纳高校毕业生较多的企业创建为就业见习基地并给予资金补贴;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力度,为创业主体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000多万元,充分发挥了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培育了一批创新创业人才。加大人才政策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上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人才政策知晓度和影响力,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关心、支持人才工作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了各类人才的工作活力。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引进难,引进留不住的现象比较突出;二是部分部门和单位对人才工作不够重视,缺乏忧患和危机意识;三是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方面有些政策还不配套,一些机制还不健全,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尚未真正畅通起来,引留人才的优惠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缺乏吸引力。
三、下一步工作对策
一是拓宽思路,在人才引进上求突破。
拓宽选才视野,进一步破解“引才难、留才难”的瓶颈制约。实施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十业百社万才”计划,推行人才引进“三大计划”和人才招聘“不来即享”服务,坚持用人单位自主引才和集中组团引才相结合,切实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为全县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组织拔尖人才开展建言献策、技术服务、结对帮带和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活动。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技能提升行动。支持科技人才在职或离岗创业,兑现落实“陇原人才服务卡”承诺服务事项,坚决避免人才服务“中梗阻”。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岗位管理在引才聚才中的积极作用,盘活用好事业单位高级岗位,畅通高层次人才晋升渠道。适当放宽放活事业单位薪酬分配,切实发挥好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积极性。针对人才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发挥人社部门的职能职责,紧盯难题主动破解,扑下身子真情服务,大力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真正把各方面人才集聚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试谈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结合的意义
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XX
(202X年X月XX日)
所谓评聘结合,是指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申报,与单位现有相应等级专业技术岗位空余数相挂钩;获评所申报的等级职称后,就聘任到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岗位上。我市自2017年实行评聘结合政策以来,总体上是顺利的。但也有一些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还不理解,每年市“两会”上也常有代表委员就此提出意见建议。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
一、评聘结合政策形成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职称制度经历了由职务到学衔、学衔到职务、职务到资格的演变过程。从方式上讲,经历了任命、评定、聘任,以及聘任与职业资格双轨运行几个阶段。1979年12月,当时的科技干部局在《关于做好科技干部职称评定工作的通知》中提出,“技术职称是衡量科技人员的技术工作成就、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标志,评定不应限制年限和晋升比例”。职称评聘分开政策自此开启。
1983年,针对当时职称评定中出现的不从事与职称相关工作的人也获得职称、评上职称的人未被聘到相应岗位等乱象,国家启动全面整顿。198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关于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报告》,明确“改革的中心是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专业技术工作岗位,规定明确的职责;在定编定员的基础上,确定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合理结构比例”。1990年的《企事业单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若干问题暂行规定》强调,“开展经常性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必须在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技术岗位的基础上进行。”2000年的《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则提出,“坚持按照岗位要求择优聘用,逐步实现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与岗位聘用的统一。”
2017年出台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对于全面实行岗位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学术技术水平与岗位职责密切相关的事业单位,一般应在岗位结构比例内开展职称评审。”我省在当年下发的《关于做好2017年度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中要求,“从2017年度起,全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应在核定的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正式开始在全省事业单位中执行评聘结合政策。评聘结合,是在全面整顿总结评聘分开政策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制度。
二、岗位管理是事业单位人员管理的基本制度
按照职称整顿的结果和政策设计路线,我省于1998年印发了《浙江省实行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宏观控制试行意见》和《高等学校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总体方案(试行)的通知》。在2000年的《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文件中提出,要建立符合事业单位性质和工作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事业单位要科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权利和任职条件,实行岗位管理。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中,再次要求事业单位结合本单位的任务,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设置岗位,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确定岗位的工资待遇;按照岗位的职责和聘用条件,择优聘用工作人员。受聘人员应当具有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2006年,原人事部出台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及其实施意见。根据人才“金字塔”模型和梯次结构理论,专业技术岗位按高、中、初级资格结构进行分配,在每一级中又设置3至4个小级别,这也是目前在执行的政策。在以后的政策文件中,都强调对事业单位要全面实施岗位管理制度。正在推行的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改革和即将进行的县以下事业单位职员等级改革,三者有相似之处。全国各省市也都按照国家政策调控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制定了岗位设置管理办法,并在管辖区内进行推行。既然有明确的量化规范,自然就不能在超越规定的岗位数内进行人员评聘。否则岗位管理就失去了意义。
三、评聘结合有利于激发创新创业潜能
在《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中,都提出要大力推行竞聘上岗制度,并且竞聘上岗要成为事业单位内部人员选拔聘用的主要方式。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基础上,采取适合有效的方式,以岗位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为标准,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依据,严格条件,规范程序,择优聘用。通过竞聘上岗,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逐步实现能上能下。通过制度创新和配套改革,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优秀人才成长,增强事业单位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强调,要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陈旧观念,促进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建立起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薪、按岗考核、岗变薪变的用人机制。可见,改革从一开始就贯穿着激发专业技术人员创业创新潜能和激活事业单位活力的理念。
四、落实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写进《党章》。人力资源作为最重要的一种资源,通过市场进行配置也是必不可少的。改革就是对资源的再调整,目的是激发市场活力。人员的适当流动,不仅能够更大限度地盘活人才资源,腾出空间补充新鲜血液,而且更能促进事业单位的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为了打通人员流动的障碍,2019年,国家出台了《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关于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促进人才顺畅有序流动的意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市场配置到社会最需要的行业领域和单位,配置到能够发挥自己专长、有利于施展才华的地方和岗位。在流动方式上,也创设了公开招聘、公开选调、交流调动、解聘等多种。事实上,对事业单位进行改革,实施岗位管理,实行评聘结合,就是倒逼大家更加勤奋,促进流动,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防止事业单位人浮于事、吃大锅饭和一潭死水,进一步激发事业单位活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作为事业单位,一方面要严格落实职称评聘和岗位管理的有关规定,切实做好岗位管理工作。根据单位职能,科学设岗,合理用岗,择优推荐聘用。根据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定,建立完善人员聘期和年度考核、人员竞聘上岗等制度机制,为各类人员创造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竞争环境。另一方面,要建立竞聘工作小组,采取职称申报竞聘推荐和职务聘任竞聘推荐相结合;实现“能者上”和“能上能下”的人事管理工作机制。对条件相近的人员多、单位岗位受限的,要鼓励和帮助人员交流,促进事业单位建设和人员发展。
锚定“一极六区”弘扬“三牛”精神推动郴州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XX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XX
(202X年X月XX日)
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DS学习教育之际,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全力打造“一极六区”,让美好蓝图“照进”现实。市委书记刘志仁多次强调,要发扬“三牛”精神,加快推进郴州高质量发展。郴州市人社局将以***总书记考察湖南、考察郴州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大力弘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奋力谱写新时代郴州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守住根本稳就业。突出抓好兴业扩岗、援企稳岗、创业增岗、见习留岗、公益安岗“五大工程”,推进重点群体帮扶、福城职业技能培训、“十百千万”劳务协作、创业主体培育、充分就业社区(村)建设、就业服务能力保障“六大行动”,确保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省定指标范围以内,完成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7万人。强化城市对接,加强企业合作,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万人;推进“创业培训+创业补贴+创业孵化+创业担保贷款”联动,新增创业主体2万户,带动城乡就业3.8万人,激发新时代郴州创客的热情与活力;汇聚全市职业技能培训力量,加大紧缺工种培训力度,扩大职业培训规模,组织开展各类政府补贴性培训5.3万人次以上,积极打造“福城培训”品牌;建好用活“线上+线下”郴州就业超市,组织实施“春风行动”“国聘行动”等常态化专项活动;帮助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退捕渔民、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确保应届高校毕业生年末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和行政村纳入充分就业社区(村)建设范畴,建设充分就业社区(村)80个,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失业风险。
坚守底线保民生。巩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改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改革、失业保险管理机制改革等社保领域改革成果,着力强化系统共用、数据共享、风险共防机制。实施全民参保行动,加大对被征地农民、退捕渔民等重点群体政策扶助,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加大社保政策宣传力度,对未参保、中断缴费、特困等人员实行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实现有参保意愿的人员应保尽保。保障基金待遇发放,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做好基本养老金提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发放、特殊群体生活补助和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代发工作。保障失业保险待遇,继续落实稳岗返还政策,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多措并举聚人才。服务人才集聚,继续落实“芙蓉人才行动计划”“林邑聚才计划”行动计划,以“三个推进年”为抓手,大力引进符合郴州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和红色教育专业人才,构筑人才集聚发展新高地。服务发展大局,大力推进阳光招考,继续规范考试管理制度,强化考务人员规矩意识和纪律意识,严格执行操作流程,确保招考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安全、有序。服务干部成长,进一步破除妨碍人才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打破基层人才流动过程中的“人为障碍”,畅通人才流动渠道,使广大事业单位干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服务乡村振兴,持续关爱基层工作人员,适当提高乡村学校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健全各类招人、用人、引才实施细则,积极主动服务。
维护权益促和谐。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劳动关系动态监测。巩固农民工服务保障社会协作机制,推动形成“政府保基本、社会作补充”的农民工服务保障体系。持续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深化公立医院和国企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扩大监察执法实效。突出抓好“春雷”专项行动,发挥劳动监察“两网化”平台和工资支付预警系统平台作用,及时发现和化解欠薪隐患,加大处置和惩戒力度。深入开展“无欠薪”创建活动,消化存量,防止增量。健全人力资源市场监管体系,坚决打击非法扰乱人力资源市场行为。优化仲裁调解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在仲裁院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依法办理仲裁案件,规范办案流程,提高办案质量。大力推行“互联网+云仲裁”,打造高效、共享、公正的仲裁模式。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把郴州发展好”的嘱托,大力弘扬“三牛”精神,以深入开展DS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五型双一流”机关暨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抓手,彰显人社担当。
真情投入守初心真帮实扶践使命
XX州人社局副局长XX
(202X年X月X日)
我是人社部挂职XX州人社局副局长XX,我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些成绩和进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有党组织的培养、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同志们的帮助。
打赢脱贫攻坚战,社保责无旁贷,必须牵头抓实全国社保扶贫。2015年11月,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五个一批”的扶贫战略。人社部党组决定,要坚决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贫困人口,强化精准发力,专门研究提出社会保险扶贫的有效政策措施,切实把“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要求落到实处。作为人社部农民养老保险处长,首当其冲要承担起社会保险扶贫的牵头责任。受领任务后,我带领全处同志迅速行动。紧盯城乡居民参保意识不强、贫困人口参保如何实现全覆盖、如何提高待遇水平等重难点问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地意见,反复研讨新思路新办法。在人社部相关司局及全司同志支持下,牵头起草的《人社部财政部国扶办关于切实做好社会保险扶贫工作的意见》于2017年8月1日发布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为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的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由地方政府为其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牵头起草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扶贫工作意见有关问题的通知》,于2017年8月29日发布实施。2017年,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第三方评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扶贫被评为“优”。2018年11月配合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实现贫困人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的通知》。政策有了,底数清了,彻底解决“一个都不能少”的问题。
2018年底,中央巡视组巡视人社部指出,全国16周岁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尚有部分人员未纳入基本养老保险。按照部党组指示,牵头起草《社会保险扶贫三年行动方案》并印发全国实施,带领全处同志制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养老保险全覆盖专项方案》,并全力抓好每个时间节点的任务完成。截至2020年底,共有609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养老养老保险,3014万贫困老人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使6870万贫困人员直接受益,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人社力量。
打赢脱贫攻坚战,履行扶贫挂职任务,关键是真情投入、真干事。从扶贫挂职到现在,我深刻感受到,临夏州扶贫任务之重、力度之大、工作之辛苦、成效之显著,超乎想象。抓D建引领脱贫。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职责是局党组成员和党总支书记,坚持D建引领,促进D建与业务深度融合。2020年,5个支部在局党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所属干部职工圆满完成了全州人社高质量发展的15项评价指标和15项重点工作,夺取了人社扶贫决定性胜利。特别是就业扶贫典型案例《临夏州多措并举抓就业扶贫》,以网友投票和专家评审“双第一”的成绩入选全国人社扶贫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秀成果,受到国家人社部表彰。就业扶贫典型经验多次在《中国组织人事报》《中国劳动保障报》等国家级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抓社保助力脱贫。贫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是脱贫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带领全州社保战线同志积极探索“谋定后定、行政调动、数据互动、线上推动、宣传发动”的“五动”做法,走村入户,苦干实干,放弃节假日,用汗水和拼搏,实现全覆盖。2019、2020年全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贫困人口全覆盖指标核查验收全部通过,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5类困难群体应代缴50.8615万人,按时间节点全部完成代缴,共代缴保费5086.15万元,代缴录入率100%;享受待遇老人25.43万人,发放率100%,为全州历史性摆脱绝对贫困彰显了人社担当。抓作风保障脱贫。州人社局党组从2019年12月开始,在全局系统开展为期1年的“行风建设年”活动。通过自查互查、立行立改,局系统行风建设呈好良好态势。按照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全力抓好人社窗口单位建设,研究制定了《临夏州人社局县级领导联系服务窗口制度》等,推动“放管服”改革措施进一步落实。开展以行风建设为主线的7个专题的业务能力提升系列培训,并认真抓好“日日学、周周练、月月比”全州练兵比武活动,有力保障了人社扶贫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战疫战贫两手抓,不能有丝毫懈怠。2020年,新的考验再次到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1月25日,甘肃省启动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全州人社系统干部职工放弃休息日,着力推动农民工“点对点”返岗复工,全力支持全州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在此形势下,从2月初开始,我指导社保中心提前谋划、早做准备、及时行动,积极落实国家出台的社保支持政策,坚决打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双线作战。“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目的是稳企业,进而稳岗位、稳就业。”针对部分县市重视程度不够,部分企业新政策知晓率不高、通过“钉钉”服务平台提交信息不熟悉的现状,我和社保中心的同志一起加强政策研判,通过建立微信群、小分队督导、请省信息办工程师加强技术辅导等方式,持续抓好政策落实。截至2020年底,全州符合减免政策的1300多家企业全部完成企业划型并减免资金12816.91万元。
踏上临夏这片热土整整一年半了,自踏上之日起,我就深深地被临夏火热的脱贫战场感动着、震撼着。今后我将再接再厉,撸起袖子加油干,以优异成绩回报组织的信任和厚爱。
切实做好农民工工作
XX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XX
(202X年X月X日)
习总书记指出,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建设国家的重要力量,全社会一定要关心农民工、关爱农民工。***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农民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贡献,体现了党对农民工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为我们做好农民工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刻领会,切实做好农民工工作。
一是
农民工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民工是支撑“基建强国”“中国制造”和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生力军。2020年我国农民工总量逾2.85亿人,占城乡就业人口的40%。农民工是社会实践大学培养出来的实用型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从“打工者”到“产业工人+返乡创业者”,从“劳务收入”到“劳务经济+归雁经济”的“农民工经济”,农民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农民工经济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农民外出务工打破了城乡二元分割制度,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是
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存在明显短板。工作“见子打子”,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农民工工作缺乏系统思考、整体谋划,体制机制不健全,一些部门工作碎片化,协同配合不够、政策理解与执行存在偏差、工作推进参差不齐,甚至应付了事。培育机制不健全,成长遇到“天花板”。传统农民工在建筑、环卫等苦活累活脏活工种中普遍存在老化问题。培养大多沿用传统短期技能培训模式,难以满足农民工对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等就业需要,职业化存在瓶颈,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服务保障信息不对称。缺乏全国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支撑体系,农民工基本信息、就业区域和行业分布统计等基本信息不精准,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维权救助和社会保障等系列服务尚未实现省际互联互通。公共服务不到位,市民化速度放缓。农民工融入城市后对社会保障、子女教育、权益维护等利益诉求不断增加,社会治理成本增大、社会组织参与度不高、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凸显。
一是
多措并举做好农民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机制改革为保障、人才培养为重点、优化服务为核心,不断提高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的制度化、精准化、常态化水平。加大农民工工作顶层设计。农民工群体的活动性、流动性极强,工作跨地区、跨部门,因此系统思考、系统谋划十分重要。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制定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十四五”专项规划,出台覆盖就业创业、公共服务、社会融合等促进农民工全面发展的政策性文件;结合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帮助就地就近就业,同时进一步打通外出就业区域、时间节点,开展返乡回乡创业示范引领行动;探索建立县级农民工劳务公司,提高组织化水平。培育壮大新型农民工人才队伍。农民工横跨一、二、三产业。要将农民工纳入国家人才培养整体规划,强化教育引导,分行业制定统一的职业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打通成长成才通道;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以建筑业、现代服务业等为重点,推动基建、装配、快递、外卖等农民工职业化;以县域为单元开发培育特色劳务品牌;加大优秀农民工回引培养力度。建立一体化农民工信息服务平台。大数据时代信息对称十分关键。要建立集就业创业、政策咨询、维权救助和社会保障等为一体的全国农民工信息服务平台,完善统计指标和口径,精准掌握情况;畅通就业供需对接渠道;开辟农民工展示自我价值和反映诉求专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升农民工公共服务水平。广大农民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要聚焦农民工“急难愁盼”的问题,加快建立面向常住人口的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推进就业创业、子女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政策衔接配套;创新“法律进工地”和社会监督员制度,对欠薪案件实行(层级、行业)“双轨”发点球销号制,保障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支付;打造展示农民工才华、发展历程和社会贡献的平台,加强正面宣传,奋力推进农民工工作迈入新发展阶段。
加快推动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精准化
XX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XX
(202X年X月XX日)
***总书记指出,农民工已经是建设的生力军,要特别关心。“为农民工服务要广覆盖,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农民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贡献,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民工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四川是人口大省、劳务输出大省,川籍农民工总量常年保持在2500万左右,居全国第二。四川省委省政府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做好农民工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民生大事抓实抓细,创新实施服务保障、返乡创业和疫情防控等,2020年在全国率先组织健康互认、“点对点、一站式”直达“春风行动”,农民工就业逆势增长,转移输出2573.4万人,“农民工经济”突破1.2万亿元,约等于全省GDP的四分之一,成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一、充分认识农民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农民工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农民工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是伴随改革开放进程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社会实践大学培养出来的实用型人才,是支撑“基建强国”“中国制造”的中坚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要用心用情、认真较真做好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
农民工是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生力军。农民工是工人阶级的新鲜血液和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作出了重大贡献。四川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从1978年118.8万人,增加到2020年2573.4万人;省外输出就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其中从事第二产业的超过了53%。随着我国中小城市落户政策全面放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在县城和小城镇居住,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加快。
农民工是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农民工群体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建设者,从“打工者”到“产业工人+返乡创业者”,从“劳务收入”到“劳务经济+归雁经济”的“农民工经济”,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川籍农民工劳务收入从1997年237亿元,增加到2020年5660亿元,增长了近24倍,农民生产生活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费用主要来源于劳务收入;2012年以来,全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创办企业32.2万户,实现产值6570亿元。农民工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不仅城市建设离不开他们,产业发展、城市服务也离不开他们。
农民工是破解“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四川劳务开发在全国起步早、见效快,农民外出务工释放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缓解了人口压力下农业过密化问题,有效破解了人多耕地少的主要矛盾。农民工有序流动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劳务收入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了物质基础,为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保障,全省625万建档立卡贫困户中360万通过产业就业脱贫。去年新增转移输出220万贫困劳动力,其家庭收入的70%来源于务工收入。同时,农民工在外学到了知识、提升了技能、积累了资金,为返乡创业提供了要素保障,也为未来谁来种地,谁来建设美丽乡村、振兴乡村提供了人才支撑。
二、把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当作重要战略性工程来抓
做好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四川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做好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作为战略性工程纳入治蜀兴川大局,统筹谋划、整体推进,走出了一条具有四川特色的发展路子。
坚持高位推进创新体制机制。把农民工工作作为省市县乡村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一把手”工程,形成五级书记亲自抓、党政部门联动抓、社会各界参与抓的工作格局。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每年召开农民工工作会、返乡创业等专题会和迎春座谈会,主要领导亲自率队赴广东、浙江等输入大省召开川籍农民工座谈会,开展走访慰问和专题调研;全省143个劳务大县(市、区)和有5000名农民工以上的乡(镇)设立了农民工服务中心,并在村级设立农民工服务站或配备兼职农民工服务专员,专司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各级成员单位主动履职尽责,密切协同配合,联合开展交通保障、根治欠薪、公共服务等工作;依托各级驻外联络机构、商协会和爱心企业,在省内外建立634个农民工党组织、368个农民工工作站和68个维权救助站,专门为川籍农民工提供就业帮扶、技能培训、法律援助等服务,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蔚然成风。坚持多措并举促进就业创业。强化政府有序组织,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与广东、浙江两省分别签订《劳务扶贫协作框架协议》;疫情伊始,即与广东、浙江、福建等10个劳务输入大省(市)分别签署《推动务工人员安全有序返岗合作备忘录》,打通农民工外出就业堵点;主动与省内外重点企业加强用工对接,密集发布供需信息,开展线上线下就业招聘,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开展返乡创业示范引领行动,19个县被评为国家级返乡创业试点县、示范县,全省通过创业带动就业315万人;组建省市县三级返乡创业专家服务团,每年为10万余人提供免费创业指导、项目推介等服务。全省农民工就业保持高位稳定,返乡创业势头强劲。
坚持造血赋能加强人才培育。着眼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建立健全农民工人才培育机制,大力培养品牌型、技能型、管理型人才。打造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川妹子”“川厨师”“川建工”等“川字号”劳务品牌,培育了500余万技能型人才,选树了1600余名创业明星;实施农民工党员发展专项计划和村党组织书记整体提升计划,农民工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坚持精准高效优化服务方式。把农民工均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创新建立农民工信息平台、农民工服务平台、公益律师进工地进项目和根治欠薪社会监督员制度,创新开展农民工精神文化等活动。在全国率先建立农民工实名制数据库,动态更新、实时掌握2500余万农民工基本信息;建设农民工服务网,开发“蜀乡亲”手机APP,为农民工提供40项线上服务;常态化开展根治欠薪工作督导检查,对重大欠薪案件实行“双轨”发点球销号制,压紧压实属地政府和主管部门责任,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开展送岗位、送培训、送文化等“十送”暖心服务,举办农民工网络春晚、农民工网上运动会等文体活动。农民工服务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三、以“三新”为引领推进四川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
做好新发展阶段四川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任重而道远,要全面贯彻***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机制建设为保障、人才培养为重点、优化服务为核心,不断提高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精准化水平。
立足新发展阶段,完善促进农民工全面发展的体制机制。要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紧扣四川实际,把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行系统谋划,总结好经验好做法,研究分析制约工作发展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制定出台覆盖就业促进、公共服务、社会融合等促进农民工全面发展的政策性文件。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县域经济发展,大力开发适合农民工的就业岗位,帮助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加快推进农民工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规范行业从业管理;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化川渝农民工工作合作,搭建川渝农民工返乡创业共享平台;强化农民工工作组织领导,形成上下贯通、权责清晰、运行高效的农民工工作体系。
贯彻新发展理念,壮大新时代农民工人才队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强化教育引导,提高文明程度;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将农民工纳入技能人才培养整体规划,制定统一的职业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完善激励机制,打通农民工成长成才职业通道;加强农民工技能型人才培养,制定专项计划,开展定向培训、订单培训、新业态新职业培训,以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为重点,推动装配工、快递员、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农民工职业化;以县域为单元,开发培育特色劳务品牌。强化优秀农民工回引培养,为乡村基层治理提供人才支撑。
融入新发展格局,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农民工浓厚氛围。顺应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农民工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农民工急难愁盼的现实需求,不断优化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民工公平享受改革发展成果。把稳就业、促增收、扩消费摆在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农民工信息化平台,提高精准化服务水平,帮助农民工实现稳定就业;推动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险、市民化等政策衔接配套,让农民工均等享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建立完善省际间农民工权益维护联动机制,研究新业态农民工权益保障措施,完善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体系;强化根治欠薪措施,落实农民工实名制管理、专用账户、总包代发、工资保证金等工资支付制度,加强失信联合惩戒,保障农民工的劳动报酬权益;打造展示农民工才华、发展历程和社会贡献专属平台,加强正面宣传引导,营造全社会尊重农民工、关心关爱农民工的浓厚氛围,全面推进四川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更上一层楼。
推荐访问:(9篇)人社局局长讲话文章汇编 汇编 局长 讲话